- 别名:
- 性机能发育过早
- 就诊科室:
- 内分泌代谢科 儿科
- 发病部位:
- 女性生殖
-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多发人群:
- 8岁以前女童、9岁以前男童
- 是否医保:
- 是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80%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唾液睾酮,尿17-酮类固醇,血浆17-羟孕酮,颅骨透照试验,黄体生成素
- 常用药品: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达那唑胶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青春期发育出现异常,提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现象。在我国,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定义为性早熟。常见的表现包括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肩宽体壮,喉结突出,声音雄壮,汗毛开始浓密,出现胡须以及皮下脂肪变多,皮肤细嫩,骨盆宽大,乳腺发达,乳房变大等。这种病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调、环境因素等。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所致,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总体而言人类开始性成熟的时间有所提前,但是性早熟仍需科学、规范地做好诊疗工作,以避免其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危害。如有疑虑或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