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 就诊科室:
- 儿科 产科
- 发病部位:
- 全身
-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相关症状:
- 流鼻血 精神恍惚 鼻粘膜干燥发痒 额叶癫痫的前额极区发作
- 多发人群:
- 刚出生的婴儿
- 是否医保:
- 是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99%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蓝光照射
- 相关检查:
- 儿童五官科检查,婴幼儿健康检查,尿二胆,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
- 常用药品:
- 当飞利肝宁胶囊,九味獐牙菜丸,人血白蛋白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