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 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 就诊科室:
- 肿瘤科 皮肤科
- 发病部位:
- 皮肤
-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最佳就诊时间:
- 多发人群:
- 所有人群
- 是否医保:
- 是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30%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免疫病理检查,淀粉酶
- 常用药品:
- 替莫唑胺胶囊,注射用卡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恶性颗粒细胞瘤较罕见,常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少数也见于膀胱和喉部。通常发生于成人,男与女之比为1∶3。有两种类型,一类表现为临床恶性、组织学良性;另一类表现为临床和组织学均为恶性。常发生溃疡。前较公认的恶性标准是:1.病理形态良性,但临床复发或有转移;2.体积大于4-5cm,核分裂2/10HPF,有梭形细胞瘤,核大并核仁明显,有坏死,生长迅速或复发,此六种现象不必全部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