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 就诊科室:
- 血液内科
- 发病部位:
- 骨髓
-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最佳就诊时间:
- 多发人群:
- 50~70岁人群
- 是否医保:
- 不是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分类,骨髓象分析
- 常用药品:
- 白消安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硫唑嘌呤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