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1965年,伊势、太藤首先报道本病,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1970年,太藤提出新的命名,称之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到1981年,日本已报道50例。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基本知识

别名: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最佳就诊时间:
相关症状:
耳后淋巴结肿大 口吐白沫 闪电样痛 脸红 蓝鼓膜征 耳鼓膜破裂 呼吸困难
多发人群:
发病年龄为16~61岁
并发疾病:
肺结核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是否医保:
不是
治疗费用:
治愈率:
60--80%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常用药品:
氯霉素搽剂,复方片仔癀软膏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