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湄公血吸虫病

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 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 mekongi)。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

湄公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别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发病部位: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最佳就诊时间:
相关症状:
口淡无味 牙龈溢脓 耳内发胀 幻听 幻觉 嗳气时有腐败鸡蛋的气味 扁桃体充血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并发疾病:
小儿发烧 生豆浆中毒 支气管发育不全
是否医保:
不是
治疗费用:
治愈率:
30%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
寄生虫血液检查,普通透视检查,粪便寄生虫,肝功能
常用药品:
马洛替酯片,马洛替酯缓释片,吡喹酮片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