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用壮阳药物的男性朋友一定要慎重
在临床上,不少男性因性功能下降或勃起困难自行购买所谓“补肾壮阳”的药物服用。这类产品有的是正规中成药,但更多混杂着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甚至非法添加西药成分。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殖与生长发育,肾虚确实可能影响性功能。但并非所有性功能问题都源于肾虚,盲目进补反而打乱身体平衡。尤其是一些含有激素类或强效血管扩张剂(如西地那非类似物)的假冒补肾药,短期看似有效,长期使用会抑制自身内分泌系统,导致阴茎海绵体疲劳、神经敏感度下降,最终诱发阳痿。出现性功能障碍应先辨证,再用药,切勿听信广告自行服药。
引起阳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阳痿,中医称为“阳事不举”,现代医学称“勃起功能障碍”(ED),其成因复杂多样。心理因素占相当比例,如长期焦虑、抑郁、夫妻关系紧张等;生活方式也是关键诱因,吸烟、酗酒、熬夜、久坐不动都会损伤气血运行,影响下焦功能。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可损害血管和神经,直接导致供血不足。内分泌失调,如睾酮水平低下,也会引发性欲减退和勃起无力。从中医角度看,除了肾虚,还有肝郁气滞、湿热下注、心脾两虚等多种证型。若不辨病因,一味归为“肾虚”而猛补,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
性药吃多了会造成阳萎
很多人误以为壮阳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殊不知,频繁依赖外力刺激勃起,如同不断抽打疲惫的马匹,终将导致机能衰竭。中医强调“精宜藏不宜泄”,过度激发肾气,耗损肾精,反而加速肾虚进程。部分化学类壮阳药通过扩张血管强制充血,长期使用会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失去自主调节能力,形成药物依赖。一旦停药便无法自然勃起,实际上已发展为器质性阳痿。更有甚者,因滥用壮阳产品导致心悸、头晕、视力模糊等副作用,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长期吃补肾药有什么危害 关于补肾药的五个误区
长期无指征服用补肾药,容易造成体内阴阳失衡。本属湿热体质却误服温燥的鹿茸、淫羊藿,会助火生热,引发口干舌燥、便秘尿黄;本无肾虚却常年进补,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失眠多梦。关于补肾药存在五大误区:一是把所有性功能问题都当肾虚治;二是认为补肾药可以日常保健;三是迷信“越贵越补”;四是忽视饮食作息调理;五是轻信网络宣传,混淆药品与保健品。真正的补肾需辨证施治,讲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健康男性无需额外补肾,若有症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