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 就诊科室:
- 中医科 儿科
- 发病部位:
- 腹部
-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最佳就诊时间:
- 多发人群:
- 婴幼儿
- 是否医保:
- 不是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100%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常用药品:
- 王氏保赤丸,儿滞灵冲剂,叶下珠片
小儿疳痢,经外穴别名。见《腧穴学概论》。即小儿疳瘦。。《太平圣惠方》:“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般医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小儿疳瘦;《腧穴学概要》称小儿疳痢。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处。主治小儿疳积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脱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