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三分虚,进补正当时!这时候适合吃什么?
一到秋天,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很多人开始感觉手脚发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这其实是“秋虚”的表现。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敛阳气、积蓄能量的关键时节。而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是人体生命力的根源。入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肾气容易不足,因此补肾尤为关键。此时饮食应以温润、滋阴、补肾为主,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这些食材入肾经,能有效滋养肾气。同时可搭配核桃、栗子、山药等健脾益肾之品,既补而不燥,又顺应时节。
秋天怎么给老公补身体?食补最好~有菜谱更好~嘿嘿

家里的男人忙工作、扛压力,到了秋天更容易出现疲劳、夜尿多、怕冷等问题,这多半是肾阳不足的表现。与其吃药,不如从一日三餐下手,用家常食材慢慢调养。推荐一道“栗子核桃炖羊肉”:取新鲜羊肉500克焯水去腥,加入去皮栗子15颗、核桃仁一小把、生姜3片,小火慢炖2小时,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羊肉温补肾阳,栗子补肾强筋,核桃固精润肠,三者搭配,暖身又暖心。每周吃一次,连吃三周,老公会觉得精力更足,晚上睡觉也踏实了。平时还可以煮一碗黑米核桃粥,当早餐或宵夜都很合适,简单又养生。
入秋后吃什么最能滋补?

秋天滋补,讲究“润”和“藏”。肺属金,肾属水,秋季养肺的同时也要顾护肾水,防止“金旺克水”。滋阴润燥、补肾填精的食物最为适宜。首推黑芝麻,可每日取一勺炒香后冲水喝,或拌在酸奶里;其次为枸杞,泡水、煮粥、炖汤皆宜,尤其适合熬夜、用眼过度的人群。山药也是秋季佳品,既能补脾又能益肾,建议蒸着吃或煮成山药小米粥。桑葚干泡水喝,能滋肝肾、乌须发,特别适合头发早白、头晕耳鸣者。这些食材温和不峻猛,长期食用才能见效。
入秋后吃什么最能滋补?

同样的问题再问一遍,答案其实更深层。真正的滋补不是大鱼大肉,而是顺应自然、细水长流。除了前面提到的黑色食材和温补之品,日常还可适量食用海参、牡蛎、鹌鹑蛋等富含精微营养的食物,它们在中医看来都有助于补肾益精。但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尤其体质偏热或有湿热的人,不宜过量食用羊肉、鹿茸等大温之品,以免上火伤阴。最好的方式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材,比如怕冷、四肢不温的可偏重温阳,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的则侧重滋阴。秋天补肾贵在“平补缓调”,吃得对,才能藏得住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