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疗腿疼(3)
清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次记载腿疼病例,他认为腿疼多不离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或经络阻滞。尤其年高体弱者,常见腰腿酸软、行走无力,此为肾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所致。他曾用“加味金刚丸”配合补肾填精之品,如熟地、山萸肉、牛膝等,使肾气得充,筋骨自强。其中一例患者久站后双腿沉重如灌铅,夜间抽筋,张锡纯辨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同源,故以滋肾水、养肝血为法,配伍杜仲、桑寄生、续断等药,数剂之后腿痛大减,夜能安睡。由此可见,腿疼未必是局部问题,根源常在内脏失调,尤以肾虚为关键。
张锡纯医案中用药换算成现在多少克

张锡纯所处清末民初,用药单位多用“钱”“分”“两”,按当时度量衡,1钱约等于3克。例如他在补肾方中常用“熟地一两”,即约为30克;“山药八钱”即24克;“牛膝三钱”为9克。他在治疗肾虚腰痛时常重用熟地至一两以上,现代临床也证实大剂量熟地有良好滋阴补肾之效,但需注意脾胃虚弱者易滋腻碍胃,可佐陈皮或砂仁。另如“山萸肉四钱”即12克,常用于敛精固脱;“泽泻二钱”(6克)利水渗湿,防熟地过于滋腻。掌握古方剂量换算,有助于准确还原张锡纯原意,指导现代合理用药。
张锡纯医案:白术与这些药搭配可补益心、肝、脾、肺、肾
张锡纯极为推崇白术,称其“善健脾胃,益气生血,实为补药之长”。他不仅用白术治脾虚泄泻,更将其融入五脏调理之中。配黄芪则补肺气,增强卫外功能;配当归、龙眼肉可养心安神,改善心悸失眠;与柴胡、白芍同用,疏肝健脾,调和肝脾两虚之证;合山药、茯苓则脾肾双补,治久泻不止;若与枸杞、菟丝子并施,则能通过健脾化源而间接补肾。他认为“脾旺则五脏皆旺”,白术正是通过强健后天之本,推动全身气血生化,从而实现对心、肝、脾、肺、肾的整体调养。
痰湿生怪病,张锡纯先生有一妙方,能根治痰湿
张锡纯指出:“痰湿内蕴,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生百病。”他形容痰湿为“无形之贼”,可致眩晕、癫痫、肢体麻木甚至肿瘤包块。对此,他创制“理饮汤”,以温阳化饮为核心,主药包括桂枝、干姜、白术、茯苓、甘草等,旨在振奋中阳,使脾能运化水湿。他认为“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气也,责于肺”,故治痰必调三焦。此方特别适用于畏寒肢冷、胸闷咳嗽、舌苔白厚腻之人。长期服用可化解体内陈年痰湿,恢复气机通畅,真正实现“治病求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