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虚的中成药
阴虚是中医常见体质问题,多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或年老体衰导致体内阴液不足。典型表现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等。针对这类情况,常用的中成药以滋阴为主。六味地黄丸是最经典的代表,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重在滋补肝肾之阴,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的人群。若阴虚较重,伴有明显气短乏力,可选用左归丸,其配伍更偏于纯补,无泻法,适合真阴不足者长期调养。大补阴丸也常用于阴虚火旺明显者,方中熟地、龟板滋阴潜阳,黄柏、知母清降虚火,标本兼顾。
滋阴去肝火的中成药
肝藏血而主疏泄,肝阴不足则易化火,出现急躁易怒、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耳鸣如蝉、胁肋隐痛等症状。此类情况需在滋阴基础上清肝泻火。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而成,不仅滋阴更强,还能清下焦虚火,特别适合阴虚火旺兼有尿黄、口苦、遗精者。杞菊地黄丸则在六味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侧重养肝明目,对长期用眼过度、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的肝肾阴虚者尤为适宜。若情绪波动大、易怒头痛,可考虑使用丹栀逍遥丸,此方在疏肝解郁的同时清泻肝火,兼顾脾虚症状,适合肝郁化火兼阴血不足之人。
阴虚火旺吃什么中成药

阴虚火旺是阴液亏虚、虚火内扰的综合表现,常见于更年期人群或长期熬夜、压力大的年轻人。典型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小便短赤等。治疗应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为原则,即通过滋阴来抑制亢盛的虚火。天王补心丹是治疗心阴不足、虚火扰神的经典方,适用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者,其中生地、玄参、麦冬、天冬等药共奏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之效。如果伴有肺阴亏损、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可用百合固金丸,既能润肺止咳,又能滋肾养阴。对于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所致的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大补阴丸配合知柏地黄丸轮替使用,效果更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保持作息规律,配合中成药调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阴虚火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