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双补的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肾虚常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有些人长期劳累、作息不规律或年老体衰,会出现肾阴阳两虚的情况,表现为既怕热又怕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精神疲惫等。此时单补阴或单补阳效果不佳,需采用阴阳双补的方法。常见的阴阳双补中药包括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等。这些药物既能滋养肾阴,又能温补肾阳,协调阴阳平衡,适用于久病体虚、中老年人及慢性疲劳人群。
阴阳双补的补肾药
在临床应用中,许多经典方剂都体现了阴阳并补的思想。比如左归丸以熟地、山药、枸杞为主,重在滋补肾阴,辅以鹿角胶、菟丝子温阳助生化之源;右归丸则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配伍熟地、山茱萸填补肾精,达到“阳中求阴”的效果。还有一种常用药——五子衍宗丸,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组成,虽偏于补肾益精,但因其配伍得当,对肾气不足引起的遗精、早泄、不育也有良好调理作用,属于温和的阴阳协同调理药。
阴阳同补的中药
一些中药材本身就具有阴阳同补的特性。山茱萸酸涩微温,既能补肝肾之阴,又可固精止遗、收敛元气;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长期服用可增强体力、改善视力、延缓衰老;龟鹿二仙胶更是典型的阴阳双补代表,由龟板胶、鹿角胶、人参、枸杞组成,专治真元亏虚、精髓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症。这类药材适合体质虚弱、恢复期患者或亚健康人群日常调养使用。
肾阴阳两虚吃什么中成药

对于明确诊断为肾阴阳两虚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中成药。如全鹿丸,成分包含多种动物药与植物药,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适用于畏寒肢冷兼有口干咽燥者;还少丹则以补肾填精、健脾养心为主,用于脾肾两虚、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者。金匮肾气丸虽以温阳为主,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少量附子、桂枝,激发阳气的同时保留滋阴基础,也具有一定调节阴阳的作用。选择中成药应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
想买中药治疗早泄的
早泄在中医多归属于“滑精”“失精”范畴,常见病因包括肾气不固、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等。若因肾虚引起,常伴有腰酸、乏力、耳鸣、夜尿多等症状。此时可考虑使用具有补肾固精作用的中药,如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其主要成分为沙苑子、芡实、莲须、龙骨等,能收敛固脱、增强控制力。若伴随阳痿、畏寒,则可配合右归丸调理;若见烦热、盗汗、舌红少苔,则宜选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中医师望闻问切后开具处方,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