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阳两虚该吃什么中成?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当出现怕冷又怕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肾阴阳两虚的表现。这类人群不宜单补阳或单滋阴,否则容易打破体内平衡。常见的中成药如左归丸偏于滋补肾阴,右归丸侧重温补肾阳,单独使用可能适得其反。真正适合的是既能填补肾精,又能兼顾阴阳双调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虽常用于肾阴虚,但对阳虚明显者易加重寒象;金匮肾气丸在六味基础上加桂枝、附子,可温阳化气,适用于阳虚为主兼有阴虚的情况,属于阴阳并补的经典选择。
阴阳双补的补肾药

中医讲究“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意思是补阳时适当配伍滋阴药,可使阳气生化有源;补阴时稍佐温阳药,能促进阴液化生。治疗肾阴阳两虚应以“平补阴阳、填补肾精”为核心原则。代表方剂如龟鹿二仙膏、全鹿丸、参茸卫生丸等,均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中龟鹿二仙膏由龟板胶、鹿角胶、人参、枸杞组成,胶类物质滋阴填精,人参益气助阳,枸杞平补肝肾,四药合用,精血同补,阴阳兼顾,特别适合久病体虚、年老精衰之人。这类药物药性温和,长期服用不易上火或伤正。
阴阳两虚真元虚损,试试古方龟鹿二仙大补
医方集解记载的龟鹿二仙膏,是古代专为“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而设的名方。所谓“真元”,即人体最根本的生命能量,藏于肾中,依赖精、气、神的充盈。现代人因熬夜、劳累、房事不节、久病耗损等原因,极易导致真元亏虚,表现为精力不济、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早衰等。龟鹿二仙膏中的龟板胶取自乌龟腹甲,性味甘咸微寒,入肝肾经,擅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鹿角胶由梅花鹿角熬制而成,性味甘咸温,入肝肾经,能温补肾阳、益精养血。二者一阴一阳,相辅相成。再配以人参大补元气,枸杞滋补肝肾,四药合力,达到“精生气,气生神”的良性循环,是调理肾阴阳两虚的经典良方。
阴阳两虚吃什么药
除了中成药,日常饮食也可辅助调理。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山药、桑葚、枸杞子、莲子、芡实等平补之品。羊肉、鸡肉、海参、牡蛎等温润食材有助于扶阳,搭配银耳、百合、麦冬等滋阴食物,可实现饮食上的阴阳协调。需注意避免辛辣燥热、油腻生冷之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药效吸收。用药方面,若症状较轻,可用五子衍宗丸合六味地黄丸交替服用;若畏寒肢冷明显,可考虑金匮肾气丸;若潮热盗汗严重,则宜先以知柏地黄丸清虚热,再缓图进补。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切勿自行长期大量服用补药,以防闭门留寇或助湿生痰。
补肾不是一味蛮补,关键在于辨清虚实寒热。肾阴阳两虚本质是精气亏损,治疗重在“填精化气,气复生阴阳”。通过合理选用古方成药,配合生活调养,才能真正实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目的。